close

 

我身邊大多數同齡朋友都對傳統產業不感興趣,多數人會先入為主,認為傳產很無聊、沒有挑戰性,又操又低薪。

 

但當他們聽到我們公司的業務人員可至國外出差、職務彈性自由,卻又覺得羨慕。

 

 

 

重點是「能」做什麼,而不是「要」做什麼

 

剛畢業最重要的不是「你要做什麼」,而是「你能做什麼」。

 

你想當會計,卻不去充實相關知識,提升自己。

不是本科系沒關係,問題在於你是否願意嘗試各種方法來達成目標?

 

你考慮當業務員,又不想踏出舒適圈,還沒考到汽車駕照就開始擔心業務員的奔波忙碌與辛苦;

 

你知道應徵某個工作需要證照,但你認為自己沒時間兼顧本職和準備考試;

 

你想坐辦公室,卻沒有行政人員應具備的能力,那麼你是否想過自己還少了什麼條件?

 

好不容易你透過介紹得到一份可以接受的工作,該職位將來有機會升職,你卻為了一些不開心的事而離職。

 

朋友介紹行政助理的工作給你,你說聽起來很無聊。

換個角度想想,你口中這個「無聊」的工作,會不會正是你轉職的踏板呢?如果你能耐住性子去做這份工作,將來是不是有可能成為你理想職業的入場券?

 

你覺得某些工作無聊、看不上眼,相對地,雇主也不會花太多時間瀏覽新鮮人的履歷表,他們停留在新鮮人履歷表上的時間,通常不到10秒。因為剛畢業的人在雇主眼裡可說是大同小異,這階段只能比較學歷跟語言能力,若你兩者都不是特別突出,也沒有技能檢定證照,就需要想想如何在上百人中脫穎而出了。

(社團經驗除非與應徵職位相關,否則雇主也未必買單。)

 

你不斷收到履歷被已讀的通知,沒有下文,只是每天抱怨,繼續惡性循環下去。

最糟糕的就是你明明有理想抱負,卻終日沈浸於負面思考、屈就現實。

 

所以,如果稍微放寬求職標準,會不會更有機會找到適合自己的工作呢?

 

 

許多新鮮人還沒有經驗就開始挑工作,還沒學會走路就想著一步到位,不願意付出心血默默耕耘,只想在短時間內迅速取得成果。

 

 

新鮮人對未來沒有目標是很正常的,沒有目標時對工作更應該來者不拒、多方嘗試。

許多人履歷表上寫著「願意接受挑戰、能吃苦」,結果到職不出一週,說這份工作跟當初想的不一樣,拍拍屁股走人了。

 

若你是受僱於人,要找到一份百分之百符合喜好的工作其實很難,每個職務裡面一定會有一件你沒那麼喜歡的事,與其嫌工作無聊,抱怨工作不符合期待,不如花時間思考怎麼把眼前的事做好,努力改善現有的一切。因為我們沒辦法保證,你到下一間公司不會遇到一樣的問題。

 

 

當你嫌一份工作無聊,是否能先檢視該職位要求的能力你都具備了嗎?

又或如果有個夢想中的工作機會在你面前,你確定自己能夠勝任嗎?

 

 

 

年輕人的籌碼就是「時間」。

 

時間和體力是年輕人最值錢的資產。

 

大家肯定都聽長輩說過「年紀越大,時間過得越快」、「越老越覺得時間不夠用」

 

 

畢業時大家起跑點都差不多,每個人擁有的時間也都一樣,上天對我們其實一樣公平。

 

剛畢業的前三年,還沒什麼經驗,建議找到工作後先蹲個一到三年,跟著老闆學做人做事。

 

你可能會說,「做滿一年」這個說法已經 low掉了,有人工作一年幾換,越換越好。但越換越好的前提是,本身底子不錯、有頭腦,加上遇到好的機緣。

 

若剛到職覺得苗頭不對,趕快閃人是沒問題的,最怕的是,你只是抱怨,卻不願意做些努力來改變。

你覺得公司制度不好、主管很糟,卻沒採取任何對策,只是一直待下去,忍受如此消極的自己。不然就是,你不斷離開自己不喜歡的公司,一言不合就遞辭呈,說走就走,最後養成了頻頻換工作的壞習慣。

 

 

 

 

所以要如何維持競爭力,讓年老的自己還能縱橫職場、呼風喚雨?

 

答案是年輕時累積越多的能力越好,在你擁有大量時間資本的時候,努力用時間換取知識與經驗,替自己增值。

 

請一定要把握這段歲月,這是一段即使我們提出無厘頭問題,身邊人也會包容我們的時期。

不論你犯了什麼錯,多能獲得諒解,大家都知道我們還年輕,慢慢來沒關係,改進就好了。

 

隨著年紀增長,我們越來越不被允許犯錯,可能一個失誤就會被放大檢視,我們的行事標準被抬得越來越高,低等的錯誤越來越不被社會接納。

 

 

 

 

要怎麼收穫,先那麼栽。

 

剛畢業時你面試了一份工作,面試官要求英文能力,你覺得困難,放棄了這個工作。

 

出社會五年了,老闆說憑英文能力調薪,你心想,每天上班累得要死,哪有時間增進英文?於是你又放棄了。

 

等步入中年,身邊出現越來越多強者同事,他們年輕活力又有衝勁,他們接受比你更好的教育,或者擁有海外工作經驗,你感受到長江後浪推前浪的壓力,卻又無能為力。

 

到了晚年,你失去競爭優勢,可能撐不到退休就被公司以景氣差為由裁員,因為聘請一位年輕人只需付出你薪水的一半,得到的工作成效與品質卻是你的兩倍。

 

 

 

我有個同學每遇到瓶頸就離職,一年內換了四、五份工作,他想從餐飲業轉職做行政人員,投履歷卻都沒有下文。

我問他想從事哪個行業或領域的行政工作,他說不出個所以然,只說先求有再求好,但幫他介紹工作,他卻都沒興趣。

 

 

猶豫不決其實很危險,雖然年輕人最寶貴的籌碼就是時間,但我指的是那些有被好好發揮、妥善利用的時間,能產生效益的時間才是真的資產。

 

我們在多方嘗試的同時,必須幫自己設定一個停損點,規定自己在三年內找到一份能「堅持做滿一年」的工作。

(為什麼是一年?因為一份工作做滿一年,在工作中找到熱情與潛力的機率會更高。)

幫自己設定停損機制,前兩年你愛怎麼換工作就怎麼換,此路不通,就趕緊轉彎換一條路,但第三年起要開始正視自己的問題,別再讓傷害繼續下去。多數雇主看到每份工作只有幾個月時間,都會退避三舍。

一方面你會被說定性不夠,一方面被質疑能力不佳。

 

沒錯,真的會被懷疑能力不足!

 

每個工作只做了幾個月,是非常零碎的片段,不算一段完整經驗。屁股還沒坐熱就離職,接觸的都是很表面的工作事項,是隨便換一個人都能做的例行性事務,根本還沒學到精髓,如此一來要怎麼鍛鍊工作能力呢?

 

 

年輕時做的工作,不要太計較,在學習的階段,什麼都不會,人家是花錢在教你,付你薪水還要花時間對你教育訓練。在工作中學到的知識與經驗通通免錢,不需要自己掏學費,哪裡還有這麼好康的事情?!

 

 

若你把一件事往外推,可能會在無形中把自己理想的未來推向更遠之處,形同放棄機會。

這個階段你還沒有太多權利提出要求,但只要把每件小事都做好了,都是在替自己的未來鋪路。

 

 

 

 

 

年輕時拚一點,努力累積三到五年,後面的三到五年絕對會讓自己爆炸性成長。

我曾聽過一句話,現在的你,是你三年前的累積,三年前你做了些什麼,造就了現在的你。

 

 

年輕時先拿出態度,千萬不要失去會投資你及幫忙你的人。

 

 

年少時挑工作,年老了被挑毛病。

希望我們能隨著年紀增長、社會變遷而擁有愈發多元的選擇權,而不是提前被供需市場給淘汰。

共勉

 

 

arrow
arrow

    一路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